易淘食的外卖O2O经验谈:无法服务好B端商家,服务C端用户就无从
易淘食是B2B2C模式的餐饮云服务平台,主营业务可分为两大类:面向 B 端(商户)的餐饮互联网电商云服务平台聚网客和面向 C 端(用户)的一站式网络订餐平台易淘食。
2013年3月易淘食获得1000万美元A轮投资(高原资本领投) ,近3年营业额近5亿。
它的创始人在外卖O2O方面另辟蹊径,易淘食张洋曾言:做外卖O2O的诀窍是“打穿商家”
在竞争激烈的在线外卖送餐领域,易淘食属于从海外市场起家后再来“攻陷”中国市场的特殊案例。
易淘食创始人、CEO张洋早在2005年就在英国成立了在线订餐类网站FoodKingdom,这段创业经历让他在面对中国本土市场时,有了更多来自产品和模式的考虑。
做“送水人”,注重生态构建
对于国内在线订餐网站而言,C端用户成为了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如饿了么、美团外卖、淘点点等无一不是采取B2C模式,走用户路线。而易淘食则不同,该网站更加希望先给商家提供良好服务,而后通过商家本身去获取用户,即B2B2C的模式。
张洋解释说,纯粹的互联网模式,追求的用户端体验。而对于一家餐饮o2o企业而言,重要的是抓住B端商家一端的需求。只有B端商家受益,商家才会主动配合互联网平台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。在张洋看来,如果无法服务好B端商家,那么服务C端用户就无从谈起。
基于B2B2C的理念,易淘食近期发布了“聚网客”系统。该系统包含三个部分,第一,帮助商家做好电商化的前端,如开发官网、移动APP等;第二,帮助商家做后端管理,如CRM系统、呼叫中心、物流调度等;第三,帮助商家统一接入大流量的互联网平台,如淘点点、微博、百度地图等应用以及各种垂直的网络外卖、订餐平台。
张洋表示,易淘食和很多在线订餐平台不存在绝对的竞争关系。对于他们来说,易淘食是“送水的”。张洋将易淘食比作“高速公路”,在这条路上,相比谁能“跑赢”的问题,他更关心基础设施是否完善,即搭建O2O生态系统,并提供给餐饮O2O企业使用。商业模式由此也非常清晰:易淘食会在“高速公路”上搭建“收费站”,收取每一笔交易的交易费。
解决行业痛点
在接受专访过程中,张洋一直坚持,易淘食虽然是以外卖的形式切入市场,但本质并不是外卖公司,“对于一个有外卖业务的在线订餐平台来说,物流和支付是公认的两大痛点,我们要做的是解决这两方面的困难”。
在物流方面,易淘食组建了一支近300人的物流团队,为没有物流团队或外卖人力不足的商家提供辅助配送服务。然而随着覆盖区域、城市的增加,自家物流也越来越力不从心,单纯扩充物流团队又要面临大量的人力成本支出。因此,张洋选择了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。同时,易淘食还制定了一系列考核体系,以此约束自家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。
而在支付方面,张洋认为并非每一家企业都要做自己的支付平台,而是应该合理利用支付宝等支付平台,让这些支付平台和餐厅得以更好结合,给消费者更多元的支付选择。而对于易淘食而言,最核心的则是核算系统。通过该系统,易淘食就能够帮助餐厅和各个平台做出统一化的结算。
截止目前,易淘食业务已经覆盖到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成都、天津、南宁、厦门、佛山,未来将切入更多城市。
从GrubHub看中国的外卖生意
自2005年创建FoodKingdom至今,张洋在在线订餐行业已有近10年奋斗史。谈及10年来对在线订餐行业的坚持,张洋表示,首先是家庭背景,对于张洋而言,餐饮行业是祖业,他的家族一直从事餐饮行业。其次是因为他认为餐饮是天下第一行业,因此对其非常看好。
由于在英国和国内都创立了在线订餐网站,张洋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有深刻的认识。张洋表示,第一个不同在于整个服务的标准化。在商家和平台之间的合作、配合力度一直很好,且餐厅的服务体系本身就包含物流。因此平台就不必涉及物流。而这一因素中国并不具备。第二个不同在于消费者,在消费者对于网络的依赖度,以及对网络购物、订餐的熟悉度和渗透率方面,中国稍显逊色。